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首      頁 核電新聞 政策法規 聚焦核電 核電站一覽 國產化 核電技術 招標信息 專家點評 人物風采 核電視頻 技術論文 供應信息 核 安 全 后端處理 工程圖片 走進核電 供應商名錄 核科普 會議會展 合作交流 政經要聞 網上展臺 核電圖書 企業招聘 求購信息
您的位置: 中國核電信息網  >  國內核訊  > 2022年天然鈾市場總結及中長期鈾價預測與供需更新(一)

2022年天然鈾市場總結及中長期鈾價預測與供需更新(一)

來源: 中國鈾業有限公司 發布日期:2023-01-31

本期對2022年全年天然鈾市場動態進行總結,下期分享中國鈾業每半年開展一次的中長期鈾價預測與供需更新。


2022年天然鈾市場總結


站在天然鈾市場歷史的角度看,2022年都是值得標記的一年。俄烏沖突、新冠疫情、供應鏈不穩、全球通脹、投資基金,在多重歷史性事件的疊加影響下,天然鈾市場迎來了福島核事故以來最大的“牛市”行情。天然鈾現貨價格年初始于42美元/磅,年中飆升至64美元/磅,漲幅高達50%,回落后一直在45-55美元/磅間波動,收盤于48美元/磅。天然鈾長貿價格也大幅上揚,但比現貨價格更加穩定,一月末的長貿價格為40.5美元/磅,逐步上漲至十二月末的50美元/磅左右。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出現過多次現貨價格與長貿價格倒掛的現象,這是2007年以來少有的,說明當前天然鈾現貨市場較熱,主要是投資基金炒作所致。

20230131102701537.png

2022年1月-2022年12月現貨價和長貿價


2022年值得天然鈾從業者關注的市場動態梳理如下:


1.投資基金采購致鈾價波動


雖然投資基金僅僅是天然鈾市場大家庭中的一個“非主流”成員,但過去兩年其激進的采購行為確實是天然鈾價格波動的最直接推手,這其中以加拿大上市公司SPUT為主要代表。2022年,SPUT共采購1,798,8293磅U3O8,合6918噸鈾,約占全球產量的13%,這無疑對當今鈾礦產量(50000-55000噸鈾)小于電站需求量(60000-65000噸鈾)的市場造成了很大的沖擊。


另一個觀察點是,隨著美聯儲從四月開始激進加息,SPUT的融資能力大幅減弱,導致其下半年的采購量(2,450,000磅)大幅低于上半年(15,538,293磅),天然鈾現貨價格也隨即回到50美元/磅左右的理性區間。從SPUT的融資規律和采購節奏來看,一旦其股價上漲,SPUT就有可能在現貨市場激進采購,現貨價格便可能迅速上漲幾美元。

20230131102701537.png

2022年SPUT每周采購情況(縱軸單位:磅)


除SPUT外的其他鈾投資基金如Yellow Cake,URC等在2022年的采購量均非常小,哈薩克斯坦新成立的鈾投資基金ANU因其哈原工背景而備受關注。


截至2022年底,粗略計算全球鈾投資基金擁有實物天然鈾庫存為3-4萬噸鈾,目前各大基金并沒有庫存銷售計劃。但天然鈾不同于黃金,天然鈾有其使用屬性,一旦價格合適,投資基金具有將庫存銷售回核電循環的動機。


2.俄烏沖突改變鈾供需格局


2022年2月,俄烏沖突爆發,被普遍認為將在幾個月內結束的戰事演變成了曠日持久的拉鋸戰。


俄烏沖突對天然鈾市場最大的影響是俄鈾產品將被西方進一步限制甚至拋棄。然而,西方禁止從俄羅斯進口鈾產品的成效可能并不如西方預期中那么好。制裁的結果很可能是俄鈾產品將逐漸在公開市場減少甚至消失,但俄鈾產品總能在非公開市場找到銷路。


另一方面,重啟和新建礦山產能足以填補西方減少俄料后的供應缺口,盡管這肯定會導致電站的原料采購成本上升??傮w而言,俄烏沖突不會使俄鈾產品的供應量減少,只會改變全球天然鈾供需格局,即一個全球化、一體化的天然鈾市場將演變成東西方特征明顯、區域性強的兩個或多個市場。


還需關注運輸問題。俄烏沖突不僅推高運輸成本,針對運出俄羅斯的線路也出現限制,包括取消俄羅斯所有或者懸掛俄羅斯國旗的船只??繗W洲或北美港口的許可,個別港口出現獲取保險難度增加的狀況,甚至出現港口裝卸工會組織拒絕接觸俄羅斯貨物等情況。雖然哈薩克斯坦的天然鈾從圣彼得堡運出的路線仍然暢通,但哈方對該路線安全性和穩定性的擔心已急劇上升。哈方開辟了里海運輸路線,并于2022年下半年進行了幾批運輸,但該路線途徑多個國家,復雜性和經濟性都無法滿足哈方的要求,因此,哈方正在深度多元化向西方的運輸通道,從我國過境運輸便是潛在路線。

20230131102701537.png

橫貫里海東西走廊(中部走廊)


3.全球核電加速向好發展


核電的第一輪發展浪潮發生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當時第四次中東戰爭和兩伊戰爭分別引發了第一次和第二次石油危機,能源危機下美國、法國、日本等國紛紛開始興建核電,核電全球占比從1970年的2%漲至1980年的8%。


2022年,俄烏沖突給核電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俄烏沖突前,歐洲許多人認為俄羅斯天然氣是比核電更安全的能源;俄烏沖突后,北溪1/2號相繼斷氣給歐洲能源供給安全性和經濟性帶來前所未有的沖擊,歐洲各國紛紛重新審視核電的重要性:法國宣布新建六臺機組,并考慮在此基礎上再建八臺;英國計劃新建核電(裝機容量24GW),目標2050年該國核電占比達25%;比利時決定將Doel四號機組和Tihange三號機組從2025年延壽至2035年;德國宣布將原本2022年年底退役的兩臺機組延遲至2023年4月退役。


歐洲只是核電發展的風向標之一,雙碳目標和能源風險促其他核電“主力”國家在2022年大踏步發展核電:我國全年累計新批準十臺機組,創過去15年的新高;韓國新總統上任后,核電政策發生一百八十度轉彎,目標2030年將核電占比提高到30%,并出口至少10臺核電機組;日本政府要求加快機組重啟速度,甚至考慮新建機組,目標2030年將核電占比穩定在20-22%;美國總統簽發《通脹削減法案》,該法案給美國核電產業發展帶來重大利好。

20230131102701537.png

中國大陸核電地圖(截至2022年9月)


來源:國家原子能機構


4.鈾礦產能新項目穩步推進


隨著鈾價的飆升和核電發展的向好,2022年全球鈾礦產能項目重啟和新建的消息屢見不鮮:


哈原工宣布哈薩克斯坦2024年增產10%,在目前基礎上上調2000-3000噸鈾至25000-25500噸鈾;卡梅科(Cameco)2022年重啟全球最大鈾礦麥克阿瑟湖(McArthur River),該礦產能9615噸鈾,預計2024年達到并維持年產5770噸鈾(60%產能),此外,2024年卡梅科將調減雪茄湖鈾礦(Cigar Lake)產量為5192噸鈾(產能的75%);烏茲別克斯坦計劃將烏產量從2021年的3526噸鈾逐步增長至2030年的7100噸鈾,不過業界對烏是否能達成該目標持懷疑態度;博斯能源推進澳大利亞蜜月鈾礦(Honeymoon)融資和復產,計劃2023年底復產,爬坡至滿產1000噸鈾左右;帕拉丁公司宣布納米比亞蘭格海因里奇鈾礦(LH)于2024年復產,爬坡至滿產2000-2200噸鈾,該項目中國鈾業參股25%;全球原子公司推進尼日爾達薩鈾礦(Dasa)融資和礦建,計劃2025年初投產,爬坡至滿產1300-1500噸鈾;Goviex公司推進尼日爾馬達烏埃拉鈾礦(Madaouela)融資,計劃2025年末投產,爬坡至滿產1100噸鈾。

20230131102701537.png

中核集團納米比亞羅辛鈾礦礦坑全景圖


2023年,中國鈾業將持續對天然鈾市場、核電發展和全球經濟進行觀察和分析,供國內同行參考,以期共同做好我國天然鈾供應保障事業。


我來說兩句
網名: 您的聯系方式: (電話,手機)
驗證碼:
查看評論(0)
網友評論請注意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中國核電信息網擁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權利。

您在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中國核電信息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中國核電信息網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用意見反饋向網站管理員反映。

人人超碰日本